|
! R% O8 S7 k4 |来源:央广网
0 x6 ^% k' y1 v$ J原标题:【每日一习话】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 V. c9 T- d' A" R6 v0 T* Q! S, Q" B习近平: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8 P3 z- M: F W5 ]' u- i3 R' ^$ g
9 e8 O' d5 j4 e4 I; F$ T这段话出自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5 t9 m- U4 j0 }. E/ n
- E2 L K+ z: G1 F) H7 J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天然载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物质保障。总书记的这段话,既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生态环境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保障功能,也深刻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生动表达。
. P( V/ X7 b/ b" Y. {8 s
0 U8 `3 P8 X0 T7 P) Z+ p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革史。在不断丰富人民物质生活的同时,要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来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的错误做法。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要把经济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内,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 n5 y4 L; v0 x3 a, H L# X& z1 s0 k+ D2 n3 b% s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和倒逼作用,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以更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支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w& Y% S2 @/ x% U {" J. X) u
; l3 t9 y1 R5 @2 m/ z
本期特约专家:王建芹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 [; M: X) \7 l* K5 e+ e* I, g5 `$ R) ^
' S% s, K1 U3 T" r3 N: g
# ^0 I4 I+ `# B' m1 C'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