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T) C# ~) b; T新冠病毒从野生动物“跃迁”至人类后为何变得如此难以遏制?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中发生的一些“沉默突变”可能起到了促进其传播的作用。 ) U: w8 m) N% K( e. t, @8 y% V, [/ M
0 r* \3 v/ s1 P: U6 b: [1 `
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该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先前研究发现,编码刺突蛋白的新冠病毒基因可能在人体中发生了有利于该病毒生存的突变。
! i, q6 ~5 Z% r) |2 s: q
, y( c* Y; ]% R; V' ^ 杜克大学研究人员近期在美国《同行评议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从人体内分离出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发生的适应性改变,并且标记出其中一些能够改变刺突蛋白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使病毒更易增殖。 0 L& t' z0 q* a+ x3 p
$ J/ N7 f8 Q! _: w* R. S
此外,研究人员在新冠病毒基因组两处区域发现一些“沉默突变”,这些突变虽然对其所编码的蛋白功能没有影响,但似乎使病毒具有比之前更强的生物学优势。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些“沉默突变”可能对新冠病毒遗传物质RNA(核糖核酸)折叠成三维形状并在人体细胞中发挥作用产生影响,进而增强病毒的传播能力。
: E% J7 S- T6 S3 v! ~# Q! Y
. Z) g5 I7 [2 O3 F# ~5 R 研究人员表示,上述发现或许可为防治新冠病毒感染提供新的靶标。了解新冠病毒基因在人体中发生的适应性改变,也有助预防将来可能暴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 b9 G9 b; k# d6 T" O6 f/ {$ \
( x' o/ N; |8 O% ?9 ? P6 {
4 M( ~1 `4 i) T
4 E) |1 [3 s# l% x* O
|